
最後一期的壹週刊封面,是給讀者的一封情書,也是告別信。19年來,壹週刊出版很多新聞,有成功、有失敗,唯一不變的是,我們一直想做出最好的新聞故事來回報讀者。
我們找了一些壹週刊的前同事,來爆壹週刊自己的料,讓大家了解壹週刊為什麼會變成壹週刊?19年,秘密當然不只19個,但願壹週刊不畏權勢、力求傳真的精神永存。
撰文:鄭淳尹(壹週刊調查組主任)
編按:《壹週刊》有輛狗仔神車,在2003年因任務需要購買,它沒有酷炫的外表,反而就只是一輛笨重不起眼的三陽迪爵125機車,之所以被稱作神車,是因為它陪伴《壹週刊》走過15個年頭,征戰過無數任務,最後在千瘡百孔下,才於2018年退役。
《壹週刊》的狗仔前輩們創意十足,人人都身懷改造偷拍工具絕技,在那個智慧型手機還不普及的年代,同事們總在發明新的偷拍道具。後來有同事將腦筋動到摩托車上,也因此就有了這輛狗仔神車的誕生。
外型老氣笨重,後座還架設一個黑色置物箱的「神車」毫無特色,但魔鬼藏在細節裡,俗氣的置物箱上其實大有玄機,因為我們可以把攝影機放在箱內,將想拍的畫面,透過在箱上挖出的針孔,拍好拍滿,且完全不引人注意!
多年前,我們聽說時任總統馬英九,會趁過年偷偷到「黃禎憲皮膚科」進行回春手術,但沒人能確定馬英九會去的時間,所以就需要借助神車掩護,將車尾對準診所門口持續錄影,只是當時市售的V8攝影機都是將畫面儲存在錄影帶內,因此每個小時都需要換一次帶,所以我們還是得在大過年輪班去換帶子。
雖然這次任務最後以失敗收場,馬英九根本沒現身,但我們卻跟神車一起過了個難忘除夕夜,賺到了春節工作津貼!
後來又過幾年,數位化時代來臨,記憶卡取代了錄影帶,但新款的攝影機格式也與原有針孔鏡頭不相容,此時就有同事異想天開,騎著神車到機車行請師傅擴洞,心想乾脆直接將攝影機貼著置物箱錄影。
當時由於同事要求在置物箱上鑽洞的行為實在太詭異,連機車行的老闆鑽完洞後都不敢收錢,最後置物箱被鑽出一個約50元硬幣大小的洞,結果什麼都沒拍到,該名同事還因此被眾人挖苦了一番。
由於置物箱上的洞實在太大,後來只好貼上黑膠帶勉強遮蔽,但在某次任務中,就被精明的路人給識破了,從神車錄到的畫面中竟看到,一對情侶開心地對著鏡頭比YA。
近來,雲端技術興起,光用手機就可以監看針孔攝影機的畫面了,當再出動神車任務時,便放棄原本的大洞,另外再穿幾個小洞接針孔攝影機,順利地靠神車拍到某部長摸入女助理香閨的畫面。
儘管神車戰功彪炳,但還是不敵時代洪流的推進,神車置物箱上的每個洞,都記錄著時代的改變,到了行車紀錄器發達的現在,神車也再也發動不了,只好於前年黯然退役。
更多壹週刊新聞
●〈壹週刊的19個祕密〉第0個祕密:6支82年的頂級紅酒【關門大輯】
●〈壹週刊的19個祕密〉我親手幫上百位女星喬過奶【關門大輯】
●〈壹週刊的19個祕密〉仁甫哥,我長得真的不抱歉!【關門大輯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