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1940s 製錶:堅固可靠的軍事需求
00後的孩子腦袋裡想些什麼?絕對不是下流老人可以理解的。
好比某天在路上遇到一群上街嗑飯的學生們,其中一位質疑為什麼好多餐館招牌要打上「古早味」,然後其中一名同伴不假思索地答說,古早味其實就是個假議題⋯
後續他們嘟嚷些什麼,我已經沒聽進去,不禁思考這幾年鐘錶界的復刻風潮,算不算得上也是個假議題,充其量不過就是行銷策略的一門手法而已。
然而,我總喜歡往好的方面想,復刻不外乎可視為老天給予的第二次美好機會(Second Chance),之於活過那個年代但錯過它的錶迷而言,重新獲得入手的可能,之於當代的消費者而言,不失為認識經典設計、了解品牌歷史的絕佳途徑。
那麼,自從腕錶形制誕生以來,每個年代的發展總有些新奇的地方,或許在耙梳整理這些脈絡之中,你也會重新發現製錶工藝的迷人之處。
例如: 1910 到 1930 年代可謂腕錶形制之濫觴,錶廠開始處理懷錶蛻變為腕錶的設計轉變,小巧精緻成為最鮮明的印象, 1940 年代適逢二戰,迎合軍事需求的堅固可靠特性成為必然。
再者 1950~1960 年代開啟人類極限探索冒險新頁,走時精準與防水特性更加強,之後與賽車相關的、登月相關的,甚至是超級石英錶革新技術研發,都有不斷打破紀錄的創新與實驗,呼應時間永不止息的前進腳步。
呼叫1940年代!今日回顧該時期風格來看,製錶概況存乎一種整體造型簡約的實用美學——錶殼線條顯約硬朗,阿拉伯數字時標清晰簡明,功能不複雜,方便軍事或日常配戴之用,好比1945年問世的勞力士(Rolex)Datejust系列就是最好的示範之一,以下為本輯經典選介:

浪琴 Heritage Classic Chronograph 1946
浪琴(Longines) 近期上市的幾款 Heritage 復刻系列,重點鎖定 1930-1940 年代經典設計,好比之前報導過的 Heritage Military 1938 。
這一次來看 Heritage Classic Chronograph 1946 計時碼錶,整體設計忠於原始版本造型,依舊簡約,與復刻 1930 年代的錶款相較,些微差異在於選用斜體字體時標,讓風格又稍微回到古典一點。
蛋白石面盤漆繪時標與刻度,選用復古字體呈現品牌名稱,飛翼沙漏 logo移置 錶冠可見,內載 L895.5 ( ETA A31.L21 )自動上鍊機芯,具備時分秒、計時碼錶功能,藍鋼柳葉針搭配復古時標相得益彰。

歐米茄 Seamaster 1948 Limited Edition
二戰時期歐米茄(Omega) 供應英國皇家空軍與其他軍事部隊超過 11 萬枚錶,憑藉優異的防水性能與走時表現,發揮最佳作戰能力。
此款海馬 1948 限量錶乃是不負美譽致敬二戰後款型之作。 2018 年適逢原型款問世 70週 年紀念之際,推出防磁與精準走時絕佳的限量版饗宴錶迷。
錶款造型簡潔,立體的時標與分鐘刻度為錶面創造深度,後底蓋雷射鐫刻並手繪 70週 年標誌、 Chris-Craft 遊艇及流星式噴氣戰鬥機( Gloster Meteor ),彰顯二戰陸海空作戰能力表現,限量 1,948 枚,分別有大三針與小三針款式可選。

江詩丹頓 Historiques Triple Calendrier 1942
無獨有偶,江詩丹頓(Vacheron Constantin) 於 2017 年也推出二款以 1940 年代款型為靈感的設計,而且是相當入門價格的全曆錶: Historiques Triple Calendrier 1942 與 1948 。
這兩款全曆錶應當可作為錶迷認知鐘錶知識的最佳範例,不鏽鋼的 1942 全曆錶乃是 Triple Calendar ,即是俗稱日月星功能顯示的款式(日期、月份、星期)。
玫瑰金 1948 全曆錶則是 Complete Calendar ,具備日月星+月相顯示功能。在手機還沒出現之前,機械腕錶除了基礎走時顯示,還能提供日月星顯示的話,堪稱日常最萬用的功能選擇。
以不鏽鋼款 Historiques Triple Calendrier 1942 來看,設計可見數字簡潔、指針簡約,無非都是 1940 年代美學的再現。(撰文:名人時尚組/廖國棠)

同場加映:
從阿拉伯數字時標判端倪的復古風格再現~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