瑞典Volvo汽車在2017年宣告要在2019年停產純燃油引擎車款的消息,可謂車壇的一顆震撼彈,雖說這理想沒能如期達成、仍在製造純燃油引擎車款,但期間看得到他們在開發環保動力上的用心;除積極推廣插電式油電混合動力(PHEV, Plug-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),更在去年10月發表了旗下首款電動車―XC40 Recharge。
不過,Volvo認為在電動車產品普及與整個充電環境完備之前,PHEV是電動車迷或重環保人士的最佳選擇。PHEV是由燃油引擎與電動馬達動力組成的Hybrid混和動力車,且具備可插電充電以及高純電行駛里程的優勢,它能讓你享受純電車的駕感,但重點是,PHEV一旦沒電了,燃油引擎仍可持續供應動力,同時為電池充電,沒有純電動車車主總擔心會沒電的「里程焦慮」問題。
拿試駕的S60 T6 Inscription來說,它的車頭處有一具來自T5車型上的2.0升四缸渦輪汽油引擎、後軸部分整合電動馬達,而用來供應馬達電力的鋰電池,則以直立、縱走的方式,巧妙地擺放在後座中央的底部位置。
該汽油引擎擁有253匹馬力與35.7公斤米扭力,電動馬達可輸出87匹馬力與24.5公斤米扭裡;換言之,它的綜效輸出達到340匹與60.2公斤米,再搭配八速手自排變速箱,0-100km/h加速僅5.2秒、極速為230km/h。另外,由於汽油引擎係負責提供前輪動力、後軸電動馬達用來驅動後輪,因此,它也是一款有別於傳統設計的電動四驅車款。
既然是PHEV,S60 T6不僅能單獨使用引擎動力、油電動力同時做動,也強調能純電行駛。在容量為11.6kWh的鋰電池支援下,它能純電行駛最多51公里、純電行駛極速可達125km/h。而在電動馬達協助下,整體油耗表現達到每公升可跑55.1公里,即便是實驗室數據、打個八折,油耗也比燃油引擎車漂亮得多。
為了讓油電動力間能做出最佳整合與面對不同的駕駛狀況,S60 T6還提供Hybrid(混合動力)、Pure(純電)、Power(敏捷)、Constant AWD(恆時四驅)與Individual(個人化設定)共五種駕駛模式選擇。
在Hybrid模式下,系統會視狀況自動調整引擎與馬達的輸出;Pure模式會進入純電後驅行駛狀態;Power模式會令兩種動力都提供最大輸出,也是種四輪驅動模式;至於Constant AWD模式和Power模式同樣是讓四輪持續地供應動力,但差異在於此模式主要用來面對雪地等濕滑路面,輸出沒Power模式那麼大。
但實際駕駛,S60 T6並未出現超過300匹馬力的狂傲表現,整台車包含輸出與變速箱換檔等個性,被刻意塑造地溫文儒雅,以符合環保形象、家庭需求與維持節能性。但個性溫和絕不代表軟弱;它的油門回饋直接且快速,挺有純電車的駕感,且從每次油門踩踏間,都能清楚感受到一股被系統控管住的渾厚力道,以適度、線性、最佳化的方式,傳導到四個車輪。
操控上,這台車開起來會讓你感覺挺沉、挺重的,因為在額外搭載了電池與馬達等模組後,S60 T6車重達到2,020公斤,這也或許是它的力道與個性無法和動力數據同等強悍的原因之一。不敢說操控有多靈活、多犀利,但在新一代SPA模組化底盤、19吋圈胎與Dynamic懸吊的結合下,過彎時車身穩定、側傾不算大,好開又讓人安心,同時提供出色的舒適性與高剛性車體回饋。
另外,S60 T6除了一般的D檔之外,還多了個「B」檔―煞車駕駛模式設計。進入此檔位回油時,會有比引擎煞車更明顯的、擴展至兩倍的電機煞車效果。此時不僅能讓電池回充更多的電力,那種一鬆油身體就像前傾的煞車感,也讓它開起來更像台電動車。
B檔所產生的較大電機煞車效果,很適合在山路時使用,尤其是行駛下坡路段時,不再需要頻頻煞車減速;遇彎道,只要掌握放油門的時機,通常都能滑順通過。這設計很好用,也容易讓人傾心,重點是還能延長你換煞車來令的週期。
具備混合動力的高輸出、環保節能,提供純電動車的fu,又能甩開里程焦慮的困煩惱…PHEV優點不少,或許正如Volvo所說,在進入可能地純電動時代之前,插電式油電混合動力車款會是王道。至於售價部分,試駕的S60 T6 Inscription四門房車為264萬元,它的兄弟V60 T6 Inscription五門旅行車型則為269萬元。(撰文:汪廷諤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