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新聞說愈來愈多旅行社放無薪假了,國內旅遊景氣也消退了2成,並預估會消退到5成。
以前菜鳥剛跑旅遊新聞時,看到這種數字都會覺得旅遊業者大驚小怪,少2成不過就是原本賺100元現在賺80元,有什麼好叫?叫叫叫,哪個行業沒有景氣起起伏伏,少賺一點點就要政府紓困,莫名其妙!
後來才懂,那所謂的2成,其實就是所謂的利潤部分。舉例來說,一家飯店的營運成本至少要住房6分滿才能打平,低於6成就會賠錢。所以所謂來客數減少2成,不是原本賺100元現在賺80元,而是人數再往下跌一點,他們就會出現現金流危機,就會發不出薪水,就沒法攤提建築成本,甚至缺乏維護與營運資金。
而且,旅遊業是所謂的龍頭產業,當旅遊蕭條時,影響的不只是旅行社導遊領隊跟飯店,而是會同時影響到洗床單的洗衣業、供應飯店備品與餐飲的牙刷、牙膏、梳子、茶包、沙拉油、醬油、肉類、青菜、海鮮,還有運輸旅客的航空業、遊覽車業,以及供應這些交通業者的油品、維修、汽車零件、司機,還有做旅遊網站、線上訂房、旅遊票券的科技業.....,一路往下,它會造成許多行業的蕭條。
政府需不需要出資補助旅遊業或如何補助,有討論空間,但這個武漢肺炎疫情蔓延時刻,出國旅遊萬萬不要,國內旅遊卻真的不用慌。

我仔細去翻了翻舊資料,去查2003年SARS時期有沒有人因為在台灣國旅而染煞,結果:沒有,一個都沒有(如果有,請糾正我)。衛福部疾管局〈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教材〉這張圖片,資料顯示當年台灣SARS 主要都是「院内感染」,或是親友感染與境外移入。那是當年沒經驗造成的恐慌與無辜人命損傷。
不鼓勵一定要去旅行,但也不用刻意避免旅行。台灣疫情目前控制得很好,只要做好防護就不用太擔心,不要因為恐慌造成台灣經濟的蕭條與勞工的困境。

圖、文授權:陳志東
(編輯/美食旅遊組)